三合风水术中,二十四山的阴阳属性分配如下:
壬、子、癸、寅、甲、乙、辰、午、坤、申、乾、戌为阳;
丑、艮、卯、巽、巳、丙、丁、未、庚、酉、辛、亥为阴。
三合风水二十四山阴阳属性的依据是什么呢?明白了划分的依据,也就能很容易地记住。它们的阴阳属性是依据三个要素而确定的,即先天八卦位置→八卦纳甲→地支三合局。
四正卦为阳:包括乾南、坤北、离东、坎西。其纳甲,以及三合局都为阳性。
乾卦纳甲
坤卦纳乙
离卦纳壬;离卦为火,三合火局寅、午、戌
坎卦纳癸;坎卦为水,三合水局申、子、辰
四维卦:包括震东北、兑东南、巽西南、艮西北。其纳甲,以及三合局都为阴性。
震卦纳庚;震卦为木,三合木局亥、卯、未
兑卦纳丁;兑卦为金,三合金局巳、酉、丑
巽卦纳辛
艮卦纳丙
这里有一个疑问,那就是“离纳壬、坎纳癸”。常见的纳甲法源于西汉的易学家京房:乾纳甲壬,坤纳乙癸,艮纳丙,兑纳丁,坎纳戊,离纳己,震纳庚,巽纳辛。然而,三合风水术的“坎”“离”却不相同。
查阅古籍,徐氏的《周易虞氏学》卷四:消息日月(日月运行)在天成八卦说云,由是而观日月之行,则:月三日昏见於庚,明生於下,震象也;八日上弦见丁,明盛於下,兑象也;十五日盈於甲,明满,乾象也,是为阳息;十七日晨见於辛,魄生於下,巽象也;二十三日下弦见丙,魄盛於下,艮象也;二十九日入於乙,明尽,坤象也,是为阳消;晦朔之间(农历月初和月末),日月藏於癸,合於壬,阴阳相通,坎离象也。
清朝的《易例虞氏易消息》讲得更直接:日月会于壬癸而坎离象也,见故(因此)坎离生乎冬,日月之会不可见,以望之月中,昼之日中,见其象故,坎离生乎壬癸,而位乎中宫,坎戊离己相得合土,天壬地癸相得合水,戊、己、壬、癸皆坎离也,此之谓四象生。
虞氏名叫虞翻,是三国时期的官员,对《周易》颇有造诣。“离纳己壬、坎纳戊癸”就是虞翻根据日月变化(消息)的道理而推演出来的。
众所周知,方向是风水术中的一大要素。由于戊、己土处于中宫,没有特定的方向,因而,在三合风水只提到了“离纳壬、坎纳癸”。
转载请注明:卓异笔记 » 三合风水二十四山阴阳之原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