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显示在全站导航条下方,非常给力的推广位置

驳斥风水所忌的“正阴府、傍阴府”和“三合阴府”

趋吉 楊昌達 19125℃

  阴府与年克山家类似,都属于古代有关阴阳宅开工建设的选择范畴。标注在当年的黄历的“流年事款”中。
阴府,分正阴府和傍阴府。相当于正职和副职,自然正阴府的力量要大于傍阴府。所谓傍,是旁边,靠近的意思。
正阴府:
甲己年月在艮巽方,
乙庚年月在兑乾方,
丙辛年月在坎坤方,
丁壬年月在乾离方,
戊癸年月在坤震方。

傍阴府:
甲己年月在丙辛方,
乙庚年月在丁壬方,
丙辛年月在戊癸方,
丁壬年月在甲己方,
戊癸年月在乙庚方。

三合阴府:
乙庚年巳丑方,
丙辛年申辰方,
丁壬年寅戌方,
戊癸年亥未方。

《通书》曰:“此煞惟忌山头,不忌任何修方,惟安葬不可犯。”因此,有的择吉书还把阴府称作阴府太岁,用以形容阴府的凶恶程度,决不可冒犯。

 

001oXHs5zy7hdqGDiHiac.jpg

  阴府真的那么凶吗?其原理何在?
要想弄清楚阴府的原理,首先要了解一下八卦纳甲。
传统的八卦纳甲如下:乾纳甲壬,坤纳乙癸,艮纳丙,兑纳丁,坎纳戊,离纳己,震纳庚,巽纳辛。
由于“戊、己”在中宫,在方位上没有角度,因此,风水择日的纳甲与传统纳甲有别:乾纳甲,坤纳乙,艮纳丙,巽纳辛,坎纳癸戊(申子辰),离纳壬己(寅午戌),震纳庚(亥卯未),兑纳丁(巳酉丑)。
至于其原理是什么,早前也曾深入研究,最终也没找出个所以然,只得人云亦云了。
话归正题,先说说正阴府。
例如,艮山,甲己年为正阴府。为什么?艮纳丙,丙辛化水。丙和辛都算作水;甲己化土,甲和己都算作土。自然是土(年)克水(艮山)了。巽山也是这个道理。
再如2018年,戊戌年。戊癸年阴府在坤震。十干化气中,戊癸化火。也就是说,只要见到戊,或癸任一天干,都算作火。
坤卦纳乙、震卦纳庚,十干化气中,乙庚化金,也就是说,乙和庚都算作金,金怕火克。所以,2018年黄历的“流年事款”中,卯山和坤山都犯正阴府,这两个方向都不能随意挖掘建设。具体到坐向,就是“卯山酉向、坤山艮向”。《象吉通书》煞有其事,说的更可怕,犯了正阴府,六十日或百二十日,会死人的。


再说说傍阴府。
傍阴府是指八卦的纳甲。知道了正阴府,傍阴府也就知道了。比如“甲己年月傍阴府在丙辛”。首先记住“甲己年月正阴府在艮巽”,因为艮纳丙、巽纳辛。也就是说,逢到甲年,或己年,丙山壬向、辛山乙向,犯傍阴府。同时,艮山坤向、巽山乾向,犯正阴府。
另外还有三合阴府,很简单。比如2018年,戊戌。首先知道“戊癸年月正阴府在坤震”,震纳亥卯未,因此,未山丑向、卯山酉向、亥山巳向,都不能随意开基建设。
不但年月有诸多阴府,日时也一样有。推法完全相同。
诸多禁忌,这房子就别盖了,盖哪儿都凶。
古籍批评说:“究之五行之义,当以五行之为本,其有取化气者,必实有合化之义,而后取之。兹乃舍正取化,又非逐年递变,与五运之义也不良,不可为典要。世人不察,以其名为太岁也,而即谓不可犯,以其名为阴府也,而即谓安葬凶,又无确切制化之法为之解说,多致疑畏误事。”
天干化气,化气两干聚集到一起,才能考虑化否。只见一干就认为已经化气,简直是胡说八道。比如2018年,戊戌。见到一个“戊”,就认为戊癸已经化火,戊不再是土而是火了,于是,西南方和正东方就不能随意开基新建。如果非要建设,就要利用日课化解,等等。这根本没有可靠的理论依据,只是惑世骗人罢了。 

 

转载请注明:卓异笔记 » 驳斥风水所忌的“正阴府、傍阴府”和“三合阴府”

喜欢 (5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