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显示在全站导航条下方,非常给力的推广位置

《渔樵问答》一则 论天

古籍 楊昌達 1131℃

  卲子《渔樵问答》一则 论天 原文如下:
  樵者问渔者曰:“天何依?”
  曰:“依乎地。”
  曰:“地何附?”
  曰:“附乎天。”
  曰:“然则天地何依何附?”
  曰:“自相依附。天依形,地附气。其形也有涯,其气也无涯,有无之相生,形气之相息。终则有始,终始之间,其天地之所存乎?天以用为本,以体为末;地以体为本,以用为末。利用出入之谓神,名体有无之谓圣。唯神与圣,能参乎天地者也。小人则日用而不知,故有害生实丧之患也。
夫名也者,实之客也。利也者,害之主也。名生于不足,得丧于有余。害生于有余,实丧于不足,此理之常也。
养身者必以利,贪夫则以身循利,故有害生焉。立身必以名,众人则以身循名,故有实丧焉。
窃人之财谓之盗,其始取之也,唯恐其不多也,及其败露也,唯恐其多矣。夫贿之与赃,一物也,而两名者,利与害故也。窃人之美谓之徼,其始取之也,唯恐其不多也。及其败露,唯恐其多矣。夫誉与毁,一事也,而两名者,名与实故也。凡言朝者,萃名之地也;市者,聚利之地也,能不以争处乎其间?虽一日九迁,一货十倍,何害生实丧之有耶?是知争也者,取利之端也。让也者,趋名之本也。利至则害生,名兴则实丧。利至名兴,而无害生实丧之患,唯有德者能之。天依地,地附天,岂相远哉!”


  译文
  樵夫向渔家问道:“天依靠什么?”
  渔家答道:“天依靠于地。”
  樵夫又问:“地依赖于什么?”
  渔家答道:“地依赖于天。”
  樵夫接着问:“那天地又依靠于什么?”
  渔家答道:“天地相互依靠。天靠地形,地依天气。地有边际,天气却无边际。因此,有与无相互生扶,形与气相互依赖。上终下始,左终右始,终始之间,这不就是天地吗?天以用为主,不注重形体;地以形为主,不注重作用。天的作用称作神,地的形体称作圣,只有神圣,才能悟透天地的神奇变化。这种道理,老百姓天天用,但也不知其中道理,所以才有得失之患。
  至于名利,虚名是害人的客体,钱财是害人的主体(图名声,终是为了钱财)。功名在贪婪中萌生(为了富贵而求取名声),但又在光环中失去(功成名就,忘乎所以,身败名裂)。危害在荣耀中孳生(忘乎所以,必生灾祸),但又在不足中耗散(人心不足蛇吞象,最后落得个钱财两空)。这是人间常理。
  人生必须靠财富才能生存,于是,贪婪的人就置身于求财之中,因此才产生了危害。立世必须靠名声才能辉煌,于是,世上之人就置身于求名之中,因此才产生了危害。
  暗中获取财物,称之为盗。获取财物之时,只嫌财物不多,一旦败露,又怕赃物太多而定罪太大。贿赂与受贿,都是钱财,但名称不同,那是因为利害不同。窃人钱财之时,心存侥幸,索取时嫌少,犯事时嫌多。名誉的旺败,虽然是一件事,但却是两种结果,那是因为得失的结果不同。政府机关,是集聚名声的场所;商贸市场,是集聚钱财的地方,所以,难道他们不会争名夺利吗?虽然一日官升三级,一货涨价百倍,又怎能不会伤害到你呢?所以,这是争名夺利的开始。礼让,才是获取功名的根本。利来则害生,名扬则物失。利来而又名扬,且无祸患相随,只有重德之人才能达到。天依靠地,地依赖天,其意义多么深远啊!”

转载请注明:卓异笔记 » 《渔樵问答》一则 论天

喜欢 (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