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显示在全站导航条下方,非常给力的推广位置

古人对天体日月的认识

自然 楊昌達 2479℃

周天度数
天体至圆,周天(绕天球大圆一周)365度235分是也。凡一度,合940235分,合2932里。周天积1070913里,径356971里,为周天之全数也。天体至健,绕地左旋七政(日月五星),日月同运而不及其捷,故渐退而反似右耳。如蚁行磨上,磨疾蚁迟,天一昼夜绕地一周365度,而又过1度235分,是天之行捷也。人一息之间,天已行十余里,非至捷不能也。
日行次健,丽天而少迟。其行一昼夜,绕地一周365度235分,以其行过处,一日作一度,每日不及天之一度,以天之进,而反似退耳。积至365日四分日之一,是一岁日行之数也。
月行再次,丽天而尤迟。一昼夜绕地一周,352度有奇,每一日不及天行13度19分度之七。


日者,太阳之精,主生养恩德,人君之象也。丽天(悬浮在天空)左旋一日,绕地一周,比天运为不及一度。日有中道(黄道)。半在赤道内(北半球),半在赤道外(南半球)。日去南极远(南半球),昼短夜长则景长;日去北极近(北半球),昼长夜短则景短。景长则寒,景短则暑。

下文源自《淮南•鸿烈解》,并加以整理和修改。
1.日出于旸谷,浴于咸池(应是东海),拂(越过)于扶桑(传说植物),是谓晨明(约丑时)
2.登于扶桑之上,爰(从此)始将行,是谓胐明(读fěi,黎明。约寅时)
3.至于曲阿,是谓旦明(日将出头。约卯时)
4.临于曾泉,是谓蚤食(蚤通早,即早食。约卯时)
5.次于(到达)桑野,是谓晏食(晚于早饭时间。约辰时)
6.臻于(到达)衡阳,是谓禺中(读yú,又称隅中,将近正午。约巳时)
注:
①蚤食:忙于农活,草草吃过。蚤,通早,但蚤有简单之义。蚤食约于6点左右。
②晏食:安闲无事,饭菜丰盛。因此,晏食时间必然晚于蚤食。晏食约于7点之后。宴,安闲无事,共享酒食。有人把晏食解释为吃晚饭的时候,不符合文意。

7.对于(正对)昆吾,是谓正中(约午时)
8.靡于(降落)鸟次,是谓小还(又作小迁,指返程之路。约未时)
9.至于悲谷,是谓餔时(餔,读bū,即晡时。约申时)
10.回(返回)于女纪,是谓大还(又作大迁。约酉时)
11.经(途径)于泉隅,是谓高舂(舂,读chōng,碓舂之时。约酉时)
12.顿(疲乏)于连石,是谓下舂(天将黑,如同舂底。约戌时)
注:
①高舂:舂,用于捣碎粮食的大石臼。高舂,底部宽大,光线明亮。傍晚时分,农妇把谷物放进高舂,捣掉皮壳,准备烧煮晚饭。此时天色虽晚,但太阳还没有落山。
②下舂:用于捣碎食物的小石臼。底部小,光线暗。晚饭即将做好,用小石臼捣碎调料品,准备配饭食用。此时,天色已晚,人们纷纷躲进屋内,享用晚餐。

13.至于悲泉,爰止其女(羲和开始停下来),爰息六螭(也开始让六条龙休息。螭,读chī,无角的龙),是谓县车(县通悬,也叫悬车,停车的意思。约戌时)
注:
传说东海之外,甘泉之间,有一个羲和国。国中有一女子,名叫羲和(又叫常仪、常曦),嫁给天神帝俊为妻,他们夫妇一生育有十个太阳。羲和每天驱使着六条龙,驾驭一辆车,让太阳坐车上,从东方的旸谷,运到西方的虞渊,所以才产生日出和日落。因此,羲和就成了代表太阳的神,称作日神。

14.薄(迫近)于虞泉,是谓黄昏(入夜,约亥时。按照太阳运行顺序,此黄昏非今日之黄昏)
15.愉(休息)于蒙谷,是谓定昏(深夜,约子时)
16.日入于虞渊之汜(河流分枝之处。约子时)。历于蒙野之浦(江河交汇之处),行九州七舍,有五亿万七千三百九里。
自旸谷至虞渊,凡十六所,为九州七舍也,禹(夏王)以为(把它定作)朝、昼、昏、夜。夏日至,则阴乘阳,是以万物就(成熟)而死。冬日至,则阳乘阴,是以万物仰(上扬)而生。昼者阳之分,夜者阴之分,是以阳气胜则日修而夜短,阴气胜则日短而夜修。
注:上述地名等,多是古人根据太阳运行的角度模拟出来的,并非真实存在。
①扶桑:虚拟地名。日出东方,林木映射,霞光万丈,扶桑代表森林。扶,犹如推。桑,众木。
②曲阿:远古山名。战国时期,江苏丹阳曾为曲阿邑。曲阿山可能在今江苏省中部。
③曾泉:虚拟水名。水源丰富的江浙一带。曾,水源重重。
④桑野:模拟地名。山顶茂盛的植被。绿油油的原野。
⑤衡阳:湖南衡阳。若以陕西为中心,衡阳位于东南方。日至衡山,即将正午,故曰衡阳。衡,横亘持中。
⑥昆吾:远古山名。若以陕西为中心,应在湖南西部或贵州境内。昆,人之兄长,山之领袖,明亮之处。
⑦鸟次:虚拟山名。鸟的栖息之所。次,宿也。
⑧悲谷:虚拟地名。不敢想象的山谷。下午四点左右,日至西天,黑夜即将来临,使人情绪低落。悲,非我心愿。
⑨女纪:虚拟地名。女性的法度。代指阴性之域。纪,法度,准则。
⑩泉隅:虚拟地名。又称渊虞。边远靠近水源的角落。隅,边远角落。泉与渊同义。虞,沼泽之地。
⑪连石:模拟山名。日落西山,余晖苍茫。连,读烂,形容苍茫一片,看不清轮廓。
⑫悲泉:虚拟水名。夜色降临,犹如太阳沉入静谧的湖水,凉意袭来。悲,犹如外出,天黑急寻旅宿,抒发心情之谓。
⑬虞泉:虚拟水名。又称虞渊。天水一色,一片汪洋。相比泉隅,时间再晚。寓意入夜安歇。
⑭蒙谷:虚拟山名。像山壑深处一样黑暗。灯火熄灭,沉沉入睡,万籁俱寂。蒙,雾气蒙蒙,视野不清。
⑮旸谷:遐想地名。又称汤谷。热浪滚滚的山谷。旸,读yáng,日出。汤,日居之所,其水必热。太阳出自东方,一直向东,望尽东海,远古之人有能力发现琉球群岛,所以,旸谷应该指琉球群岛,或是日本西南部的九州岛。
⑯咸池:神话地名。王逸注:“咸池,日浴处也。”实指东海、黄海。太阳从海面升起,古人认为太阳曾在东海沐浴,然后冉冉升起。


月者,太阴之精,主刑罚威权,后妃之象也。亦丽天,右旋一日,不及天十三度。魄者,月之体也。月本无光,受日则光。合璧(日月同升)谓之朔,近一远三谓之弦。相与(相互得到)为衡(对等),分天之中,则谓之望。以速及舒光(快速运行,焕发光芒),静体复则(静静地返回固有的法则)谓之晦(月终)

日月食
月光常满而有弦、望、晦、朔者,所见之地不同也。万花谷,朔月初之名也。朔,苏也,月死复苏生也。晦,月尽之名也。晦,灰也,死为灰,月光尽似之也。弦,月半之名也,其形一旁曲,一旁直,若张弓弦也。望,月满之名也,日月遥相望也。释名对日之衡,其大为日。日光不照,谓之阐虚。阐虚逢月则为月蚀。同经同纬,日为月掩,不得其光,则谓之日蚀也。
日行迟,一日行一度。月行速,一日行十三度。行食日于朔,月蚀于望。行迟,故蚀(日月亏曰蚀)数少。行速,故食数多。日之朔,月之望,与天首、地尾二星会,为其度而始蚀矣。日何蚀朔?谓日月会于辰,遇首尾二星,则以月之阴气盛而得掩日之光,乃日蚀矣。月何蚀望?谓日月相望,得日之气而明,遇首尾二星,则日之气为二星所夺,而月乃蚀矣。天首,罗睺也。地尾,计都也。其日,一年一周天。月,一月周天,则一年十二次,日非朔不食,月非望不食,惟朔望同度,则蚀矣。
晦朔之日,日照其表,人在其里,日月相叠,故不见其明。晦,灰也,月死为灰矣。朔,苏也,月死复苏生也。
二弦之日,日照其侧,人观其旁,故半明半魄,是谓近一远三。上弦是月盈及一半,如弓之上弦。下弦是月虚及一半,如弓之下弦。月之望日,日月相望,人居其间,尽睹其明,是谓相与为衡,分天之中而为望。


赤道半径略长、两极半径略短。
赤道半径6378.137公里
两极半径6356.752公里
平均半径6371.012公里
赤道周长40075.7公里
子午线周长40008.08公里

转载请注明:卓异笔记 » 古人对天体日月的认识

喜欢 (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