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古时期,古人是通过观察太阳来确认方位的。《周礼·地官》中提到:“大司徒以土圭之法,测土深,正日景,以求地中。”土圭是当时用来测量日影的工具,通过在土台子上竖起一根杆子,观察太阳照射在杆子上所投射的影子来确定方位。
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,春分和秋分这两天,太阳直射赤道,因此太阳从正东方升起,在正西方落下。在一年的大多数时间里,正午时分太阳位于正南方。这种方法帮助古人逐步确定了地理上的四面八方,即风水罗盘中的天盘方向。基于这种天文观测,远古营建宫室住所、开挖墓道以及测量山脉走向,都是依据天盘数据来确定的。即使到了今天,有些风水师仍然沿用这一理论。
周公旦在《冬官考工记》中记载:“匠人建国,水地以县。置槷(niè)以县,眡(shì)以景为规,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,昼参诸日中之景,夜考之极星,以正朝夕。”这段话是说,古代工匠在建造都城时,首先挖沟注水,确立地基的绝对平整。然后在地基上竖一根杆子,观察太阳的投影。白天,记录太阳影子在早中晚所投射的位置,晚上再参考北极星的方向,两者相参,从而判定准确的东西方向。
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最北端,与地理正北方向非常接近,误差仅在1度左右。因此,北极星成为了古代辨别方向的重要标志。基于这种观察,罗盘中的人盘应运而生。极少数风水师也会用人盘来确立朝向。需要强调的是,人盘方向相当于地理南北极的方向。
磁针的出现相对较晚,但人类对磁铁的认识却有着悠久的历史。大约在2600年前,古人就已经发现了磁铁,《管子》一书中提到:“山上有磁石者,下必有铜。”到了西汉时期,人们开始真正利用磁针来确定方向,当时的指南仪器属于非常神秘的高科技,普通百姓难以接触。西汉时期的《淮南万毕术》一书曾记载了“磁石拒棋”的现象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风水罗盘逐渐在唐宋期间发展起来。北宋时期的《本草衍义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“磁石磨针,锋则能指南,然常偏东不全南也。”这说明地盘已经诞生。同时,人们也意识到了磁偏角现象。
地球犹如一个巨大的磁体,磁力从核心向外辐射,无所不在。天地为我,我为人人,世间万物皆有磁场,磁场间同性相吸,异性相斥,因而世间的出现了爱恨情仇,富贵贫贱。正如一枚小小的磁针,在地磁场的作用下,始终坚定地指向南北,默默诉说着磁力的奥秘。因此,地盘又称正针。
综上所述,地盘顺乎自然,合乎法则,象征国君;人盘和天盘则代表大臣。国君拥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力,而臣子则承担着辅佐君主的重任。所以古人说:“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,各得其宜而天地交泰,永远贵昌!”
转载请注明:卓异笔记 » 开山立向与风水罗盘的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