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显示在全站导航条下方,非常给力的推广位置

详解尸体“殃煞”之“回殃”

祝由 楊昌達 160℃

  古代迷信,尸体中的殃煞不但会在特定的时间离去,而且,由于亡魂眷恋家庭,还会在特定的时间内携带殃煞回家,再看最后一眼,这叫回殃,或称回煞。古人又称丧煞鬼。
  事实上,老人无病而终,无怨无恨,仅仅是因为挂念后人,在特定的时间回家看看,则称回魂。一般而言,回魂没有殃煞之气。
  唐代张读所编《宣室志》记载:“俗传人之死,凡数日当有禽自柩中而出者,曰煞(丧煞鬼)。大和中,有郑生者,常于隰川与郡官畋(读tián,打猎)于野,有网得一巨鸟,色苍(青黑色),高五尺余,主将命解而视之,忽无所见。生惊,即访里中民讯之,民有对者曰:‘里中有人死且数日,卜人言今日煞当去,其家伺而视之,有巨鸟色苍,自柩中出。君之所获,果是乎?’”
  清代纪晓岚所编《阅微草堂笔记》“彭虎子少壮有臀力,尝谓无鬼神。母死,俗巫戒之曰,某日殃煞当还,重有所杀,宜出避之。合家细弱(妻儿)悉出速隐,虎子独留不去。夜中有人推门入,虎子皇遽无计。先有一瓮,便入其中,以板盖头,觉母在板上,有人问板下无人耶?母曰无。此即今所谓回煞也。”

  明代朱权所著《臞仙肘后经》对此曾有论述。
  干支先天数:甲己子午九,乙庚丑未八,丙辛寅申七,丁壬卯酉六,戊癸辰戌五,己亥单名四。

  1.回殃日辰和方位。
  根据死者故去的日干支先天数计算。
  比如甲寅日故去,根据干支先天数,甲九寅七,共一十六数。从亡日算起,第十六天是亡灵的回殃,即己巳日。

  2.回殃时辰与离去时辰。
  根据死者亡日的空亡支确定。
  仍如上例,甲寅日故去,甲寅旬中子丑空。前支主回来、后支主离去。因此,亡灵会在夜里子时回来,丑时离去。
  再如,乙丑日故去,乙丑属于甲子旬,甲子旬中戌亥空,亡灵会在傍晚戌时回来,亥时离去。
  了解亡灵回殃的准确时间和方位后,在必经之路上洒一些麸子或白灰,提前避开,以免与殃煞撞着。次日,查看地上有无手印或脚印,用以验证亡灵是否曾经回来。如果发现白灰上有脚印,说明亡灵曾经回来过。
  阴阳两隔不相见方为正理。

  3.回殃方位与离去方向。
  仍以死者亡日的空亡支确定。
  仍如上例,甲寅日故去,甲寅旬中子丑空。子为北方、丑为东北,前支主回来方位、后支主离去方向。因此,亡灵会从北方回来,朝东北方而去。

  4.回煞咒
  若无法避开,可默念下咒三遍:
  咄(duō),三台魁罡,麒麟凤凰,官符使剑,闻之灭亡,朱雀白虎,闻之遁藏,今日禹步,天道吉昌,当吾者死,逆吾者亡,邪巫小人,反见灾殃,正信君子,家道复昌,乾元亨贞,普降吉祥,雷电收光,四箭伏藏,急急如律令。
  点此参看上文:详解尸体“殃煞”之“出殃”

转载请注明:卓异笔记 » 详解尸体“殃煞”之“回殃”

喜欢 (1)